11月5日下午,后珠玑巷创建助力“百千万”——岭南优秀村史馆宣传展示暨江门市“我嘅村史 我来SHOW”活动在全国文明村、良溪素有“后珠玑巷”美誉的古村馆宣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正式启动,标志着全省性的迎盛优秀村史馆宣传展示工作全面展开。
作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事广示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中国文明乡风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活动紧密围绕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东省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村史传展江门以此为契机,启航同步启动“我嘅村史 我来SHOW”活动,后珠玑巷全面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良溪深入落实“创建助力‘百千万’·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和“岭南优秀村史馆”宣传展示工作。古村馆宣

启动仪式现场。事广示摄影 郭永乐
今年是东省“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省委宣传部、村史传展省文明办积极构建“11234”文明乡风建设体系,相继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岭南文明乡风“十大行动”、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等,推动岭南乡村由表及里、塑形铸魂的全面跃升。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的指导下,江门塘口墟入选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十大优秀案例,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陈晓建在活动现场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陕西延安举办的首届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上,广东培育文明乡风、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实践成果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广东紧扣“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全面推动岭南乡村面貌与内涵双提升。江门市作为全省典型表现突出,开平塘口墟入选“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十大优秀案例”,并在大会上围绕“音乐党课”品牌分享经验,为广东赢得荣誉,树立了全国标杆。这些成绩凝聚了江门宣传文化系统同志们的智慧与汗水。
陈晓建强调,借助江门村史文化建设的良好平台,同步启动岭南优秀村史馆宣传展示活动,旨在将村史文化建设成为赋能“百千万工程”、深化文明乡风建设的有力支点。推进村史文化建设,就是要守护中华文明连续性,赓续岭南文明根脉;就是要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凝聚发展共识,汇聚“百千万工程”奋进力量;就是要突出作用于人,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要提高认识、健全机制、真抓实干,做好村史文化建设各项工作。
接下来,省文明办将在全省范围梳理汇集一批优秀村史馆,组织媒体开展宣传报道,通过广东文明网及移动端小程序进行线上展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各地开展村史文化挖掘整理、培育传承和宣传教育活动。

江门市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颁牌仪式。摄影 郭永乐
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指出,省文明办将全省优秀村史馆宣传展示启动仪式放在江门,既是对江门的信任与重托,更是鞭策与考验。此次活动是守护侨乡文脉、唤醒乡土认同的“固本工程”;是创新文化表达、培育文明乡风的“铸魂工程”;是助力“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发展的“活力工程”。江门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村史文化建设工作。江门在省文明办指导下,牵头实施“寻根・文脉・乡愁”村史文化建设,精心策划推出融合村史文化与文明村镇创建的主题活动,通过村史视频打CALL、村歌传唱、村赛举办等群众性创建形式,为江门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动力与精神滋养。
启动仪式上,“薪火相传、万村共鸣——创建助力‘百千万’——岭南优秀村史馆宣传展示暨‘我嘅村史 我来SHOW’视频打CALL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五名来自不同乡村的代表,郑重接过象征“乡村文明星火”的火炬。
活动现场,刚从首届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展示归来的音乐党课讲师陈晚翠,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讲述。她巧妙融入快板等艺术形式,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与音乐艺术融为一体,深情展现了江门在文明乡风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伟峰